然而疏散也不易。大多文人、至少在我这里是耻于“卖书”的。况且,那是一种伤感动情的举动。书与主人之间的关系,不是一般的人与物的关系,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知识和情感的精灵,给主人以充实与提高,温暖与慰藉。
内心的另一个障碍可能是更难逾越的。很多书是同辈或晚辈赠送的,上面都郑重地写着“留念”、“指正”、“赐教”等一类的敬语,也有很正式的签名和盖章。这些书若流入社会,自然构成对朋友的伤害。某作家在坊间买到了一本他送给别人的书,他再次题签寄送给那人。这是很使人难堪的事。要是我也遇到这样的事,今后怎么与他相对?于是,我决心坚守一点(尽管从理智上说,我无须这般的坚守),即尽量不使这些书流入坊间市井。
那就只有赠书一途了。先是送给个人,但不少受赠者只挑选他有兴趣的书——对于这样的受赠者,我是并不欢迎的。再就是赠送给集体。我曾赠送给北大昌平园校区图书馆一批图书。我要求他们刻一枚赠书章,目的在于证明这不是卖品,万一这书流落在外,人们看到赠章,也就不会见怪。但他们没有做到。最近一次是向北京一家私立大学图书馆赠书,这是最让我满意的一次赠书。